Anti-GSK-3β Rabbit Antibody [H1F15]

目录号:F3534

打印

生物描述

特异性

Anti-GSK-3β Rabbit Antibody [H1F15] 可检测内源性 GSK-3β 总蛋白水平。

背景 糖原合酶激酶3 (GSK-3) 是一种广泛表达的丝氨酸/苏氨酸蛋白激酶,存在两种亚型:GSK-3α 和 GSK-3β。这两种亚型的激酶结构域高度保守,但在 C 末端区域存在显著差异,GSK-3α 的 N 末端还具有富含甘氨酸的延伸。GSK-3 通过 Wnt 通路和其他各种信号级联在调节众多细胞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。GSK-3β 已知能够影响多种细胞活动,包括细胞生长、分化、增殖、运动、凋亡、胚胎发生、细胞周期调控和胰岛素信号传导。它已被证实是多种细胞类型(例如神经元、肝细胞、成纤维细胞、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)在不同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存活和死亡的关键调节因子。人类的GSK-3β蛋白由433个氨基酸组成,分子量约为46 kDa,而小鼠同源物则含有420个氨基酸。GSK-3β的活性受特定残基磷酸化的严格调控。Akt、p70S6激酶、p90RSK和PKC等激酶介导的丝氨酸9 (Ser-9)位点磷酸化会抑制其活性。相反,Fyn或ZAK1等激酶介导的酪氨酸216 (Tyr-216)位点磷酸化则会增强其催化功能。GSK-3β的关键靶点之一是β-catenin,GSK-3β会对其进行磷酸化,从而通过泛素-蛋白酶体通路导致β-catenin降解。当 GSK-3β 失活时(例如通过 Akt 介导的 Ser-9 位点磷酸化),β-catenin 会逃避降解,在细胞质中积累,并转位至细胞核,在那里激活基因转录。GSK-3β 还通过靶向细胞周期蛋白 D1 进行磷酸化,从而触发其快速降解,从而参与细胞周期调控。GSK-3β 活性失调与多种疾病有关,包括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、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、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以及各种癌症。值得注意的是,GSK-3β 可以作为肿瘤抑制因子或肿瘤促进因子发挥作用,具体取决于细胞环境和周围的信号传导环境,这突显了其在疾病生物学中复杂而多方面的作用。

使用信息

抗体应用 WB, IP, IHC 稀释比例
WB IP IHC
1:1000 1:50 1:100
反应性 Human, Mouse, Rat, Monkey
抗体类型 Rabbit MW 46 kDa
储存液配方 PBS, pH 7.2+50% Glycerol+0.05% BSA+0.01% NaN3
储存条件
(自收到货起)
-20°C (avoid freeze-thaw cycles), 2 years
WB
实验步骤:
 
样品制备
1. 组织样品:破碎组织,加入适量冰冷的 RIPA/NP-40 Lysis Buffer (含蛋白酶抑制剂Cocktail),低温匀浆。
2. 贴壁细胞样品:吸去培养基, 用冰冷的 PBS 清洗细胞 2 遍。加入适量冰冷的 RIPA/NP-40 Lysis Buffer (含蛋白酶抑制剂Cocktail),冰上静置裂解 5 min。
3. 悬浮细胞样品:将培养基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,弃上清,用冰冷的 PBS 清洗细胞 2 遍。加入适量冰冷的 RIPA/NP-40 Lysis Buffer (含蛋白酶抑制剂Cocktail),冰上静置裂解 5 min。
4. 将所得匀浆液/裂解液置于离心机中 4°C 离心 15 min,收集上清液;
5. 取少量裂解液测定蛋白质浓度;
6. 加入蛋白上样缓冲液,将 20 µL样品在 95~100°C加热 5 min,冰上静置冷却后离心 5 min。
 
电泳分离
1. 根据所提蛋白的浓度,将适量蛋白样品和 Marker 上样至 SDS-PAGE 凝胶。建议分离胶(即下层胶)浓度:10 %。 SDS-PAGE 分离胶浓度选择参照表
2. 电源调 80 V, 30 min。然后电源调 110 V~150 V,观察 Marker,待蛋白所在的预染蛋白 Marker 指示带得到合适的分离后,即可停止电泳。(注意电泳时电流切勿过大,如超过 150 mA 会导致温度上升,容易影响跑胶结果。如无法避免采用大电流,可对电泳槽使用冰浴降温。)
 
转膜
1.拿出电转槽,把夹子和耗材浸泡在预冷电转液中;
2.用甲醇活化 PVDF 膜 1 min,用转移缓冲液冲洗;
3.按照“夹子黑边-海绵-滤纸-滤纸-胶-PVDF膜-滤纸-滤纸-海绵-夹子白边”的顺序安装好;
4.将蛋白电转移至 PVDF膜上。(推荐采用 0.45 µm PVDF 膜) PVDF 膜孔径规格选择参照表
湿转法参考条件:200 mA, 120 min
(注意电转条件可根据蛋白大小适当调节,分子量大的蛋白适宜采用大电流,并延长转膜时间,但需要确保电转槽始终处于低温的环境中,避免凝胶融化。)
 
封闭
1. 电转移后,室温下用 TBST 洗膜 5 min;
2. 在封闭液中将膜孵育 1 h,室温;
3. 用 TBST 洗膜 3 次,每次 5 min。
 
抗体孵育
1. 用 一抗稀释液配制一抗工作液(建议一抗稀释比 1:1000),4°C 条件下与膜轻柔摇晃孵育过夜;
2. 用 TBST 洗膜 3 次,每次 5 min;
3. 在封闭液中加入二抗,室温条件下与膜轻柔摇晃孵育 1 h;
4. 孵育结束后,用 TBST 洗膜 3 次,每次 5 min。
 
显色
1. 加入配制好的 ECL 发光底物(或根据二抗选择其他显色基质)混合均匀;
2. 与膜孵育1 min,去除多余底物(需保持膜湿润),置于显影仪中进行曝光。
 
IHC
实验步骤:
 
脱蜡/补液
1. 脱蜡/水合切片:
2. 将切片在二甲苯中孵育 3 次,每次 5 分钟。
3. 将切片在 100% 乙醇中孵育两次,每次 10 分钟。
4. 将切片在 95% 乙醇洗涤液中孵育两次,每次 10 分钟。
5. 用 dH2O 清洗切片两次,每次 5 分钟。
6.抗原修复:对于柠檬酸盐:将载玻片浸入 1X 柠檬酸盐暴露溶液中,在微波炉中加热,直至开始沸腾; 在亚沸温度 (95°-98°C) 下继续煮 10 分钟。 在工作台上冷却玻片 30 分钟。
 
染色
1. 用 dH2O 清洗切片 3 次,每次 5 分钟。
2. 将切片在 3% 过氧化氢中孵育 10 分钟。
3. 用 dH2O 清洗切片两次,每次 5 分钟。
4. 在洗涤缓冲液中洗涤切片 5 分钟。
5. 用 100–400 µl 封闭液在室温下封闭每个切片 1 小时。
6. 除去封闭液,并向每个切片中添加 100–400 µl 一抗稀释液。 4°C 孵育过夜。
7. 去除抗体溶液,用洗涤缓冲液洗涤切片 3 次,每次 5 分钟。
8. 用 1-3 滴所需的 HRPA 覆盖切片。 在加湿室中室温孵育 30 分钟。
9. 用洗涤缓冲液洗涤切片 3 次,每次 5 分钟。
10. 使用前将 DAB 显色剂浓缩液加入 DAB 稀释液中并充分混合。
11. 在每个切片上涂抹 100–400 µl DAB 并密切监测。 1-10 分钟通常可提供可接受的染色强度。
12. 将载玻片浸入 dH2O 中。
13. 如果需要,用苏木精复染切片。
14. 用 dH2O 清洗切片两次,每次 5 分钟。
15. 切片脱水:95%乙醇孵育切片两次,每次 10 秒; 在 100% 乙醇中重复,孵育切片两次,每次 10 秒; 在二甲苯中重复,孵育切片两次,每次 10 秒。
16. 用盖玻片和封固剂封固切片。
 

Application Data